全屏背景
自定内容
自定内容
中文   |    EN
全站搜索
搜索
导航菜单
全屏背景
文章正文
媒体聚焦影院重启 个中滋味奔涌而出
作者: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   发布于:2020-07-22 10:01:06    文字:【】【】【

复工首日全国票房达351.1万元,期盼已久的时刻终于到来了——

媒体聚焦影院重启 个中滋味奔涌而出



  7月20日,随着国家电影局“一声令下”,停业了近180天的电影市场终于重新起跑。在过去的日子里,电影院的命运牵动着众多影迷的心,而身处“飓风中心”的电影人更是经历了一场难以言说的阵痛。电影业历经半年风雨,终于重见曙光,其中有太多滋味都在复工首日奔涌而出。


  久旱甘霖:影业终于盼来这一天


  这一天,是全国影院期盼已久的时刻。


 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,某影院经理从4月份在家炒小龙虾做外卖,7月初,他无奈停掉了员工的基本工资,就在快要扛不住的时候,终于等来了好消息……做微商、送快递、送外卖、摆地摊的影院工作人员终于可以逐步回到正常的轨道。


 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统计,影院复工后全国票房于20日11点01分59秒正式突破100万元。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,计入服务费后,7月20日影院复工首日,全国票房达351.1万元。据《新京报》报道,其中,上海市出票最多,其次是浙江省、江苏省;城市出票最多的前三名分别是上海、杭州、成都。


  另外,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,影片《第一次的离别》居于票房榜榜首,第二名是重映影片《误杀》。《寻梦环游记》《战狼2》则占据票房榜第三、第四名的位置。


  据《北京商报》报道,截至复工首日14时30分,全国已有超500家电影院率先恢复营业,同时约五成的电影院实现首日观影人次破百。


 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在接受《光明日报》记者采访时说:“电影院活了,电影行业才能活;电影院火了,电影行业才能火。”


  尽管复工首日适逢周一工作日,但这并未阻挡观众对于线下观影的渴望。


  7月20日上午8时30分,澎湃新闻记者来到位于上海虹桥艺术中心的天山电影院时,影院尚未开门,但工作人员都已严阵以待,打扫放映厅,调试设备,等待第一批观众入场。


  近6个月的关闭后,电影院重新开放。“都说观众很想念影院,其实我们也很想念观众。”天山电影院(虹桥艺术中心店)店长石怡静说。


  石怡静介绍,当天上午9时50分开场的首场电影《第一次的离别》,按照30%上座率的规定,共放出27张票,于上映前一日开售。不到一小时,就已销售一空。


  鼻子一酸:万般感动只想道声“好久不见”


  为迎接重新开业的这一天,各家影院精心准备了半年。


  位于成都草市街的和平电影院,是一家有60多年历史的电影院。据《光明日报》报道,停业期间,和平电影院工作人员一直在岗,进行日常清洁、设备维护等工作,随时做好迎接观众的准备。7月17日下午,成都和平电影院率先上线预售系统,很快就卖出了全国第一张复工后的电影票。当晚,和平电影院复工首日的9场次165张电影票就被一抢而空。


  前段时间不少影院从业者担心“观众是否会忘记我们”,而今这场久别后的重逢,不但让影院方打消了这一顾虑,更坚定了对未来的信心。


  据《新民晚报》报道,上海天山电影院复工首日共排片13场,其中有4场已售罄。看完当日首场电影后的观众都有些激动。观众叶女士说虽然她今天一个人来观影,但她强调自己并非“一个人”,因为仍能和全场陌生观众产生共鸣,“大家对电影的热情是相同的,和自己一个人在家看完全不一样”。


  在深圳市南山区百老汇电影中心,许多观众一大早便来到电影院准备观影,支持影院复映。“截至19日下午6点,我们所放出的票全部在网上销售一空,尽管今天是周一,还是有很多观众特意前来支持影院复工。”深圳百老汇影城区域负责人白良玉欣慰地告诉《光明日报》记者。


  7月20日晚,南京河西华采天地CGV影城,一对小情侣观影结束后接受《扬子晚报》记者采访时说,他们在附近上班,上午就买好了下班后场次的《战狼2》,才15元一张票。两人听从影院的观影提示,全程戴口罩,对号隔座而坐,没有坐在一起。但整个过程依然觉得很开心又安心。他们还告诉记者,开场前,龙标出现,音乐响起时,自己的鼻子不自觉地酸了一下。


  《扬子晚报》记者深情写下这样一段影院复工首日观察:阔别179天,散场时,观众的表情是安心又满足的,相视一笑时,电影院工作人员才放松下来……对很多人而言,电影院是重要的短暂喘息场所,而对影迷来说,电影承载得更多……


  苦心积虑:复工还需要循序渐进


  开门营业了,但并非就能宾客盈门。在此特殊时期,观众是否选择走进影院观影,会经过更加谨慎的判断。


  “复工首日的票房表现在预期之内,目前主要是打情怀牌。”影视行业资深观察员师烨东在接受《证券日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:“观影人群以铁杆影迷和电影从业人员为主,影迷的力量不可小觑……等整体回暖后,才会吸引更多影院开业,单日票房收入才能有质的提升。”


  “从收入比例来看,观影主力仍以一线、二线城市为主,大部分观影人群更在乎上映的电影是什么,而不是为了去电影院看电影,这是有本质区别的。目前新片供给不足,老片在网络上都能看到,因此观众去电影院的观影动力不强。”某数据平台分析师在接受《证券日报》记者采访时称。


  此类理性观察,道出了影院复工面临的诸多实际问题。


  电影《第一次的离别》出品人、大象伙伴影业创始人吴飞跃20日对《环球时报》记者表示:“对影院而言,现在是最需要好片子的时候,我们要用最好的片子把观众迎接回来。”有15年从业经验的济南百丽宫影城经理董文欣表示,头一个月以复映片和中小文艺片新片上映为主,再加上30%上座率的限制,影院上座率应该是比较低的。这个过程就像“小火慢炖”,先通过较低的上座率,让影院慢慢地适应疫情下的营运,观众也循序渐进地恢复起观影的信心。


  复工还需循序渐进,正如《光明日报》所言,有不少人都热烈期待疫情之后“报复性观影”的出现,未来如何有效有序有力推动丰富片源特别是头部影片尽快入市,激发观众的观影热情和热潮,才是恢复影市信心和活力的关键所在。


  热辣评论:提示影业防控切莫“失守”


  “电影院开放后,绝不是‘开门大吉’,一开了事。电影院的门打开了,观众买票进来了,影院的疫情防控不能‘开放’,更不能有任何的‘漏洞’。”7月21日,《北京青年报》发表题为《影院“久旱逢雨” 防控切莫“失守”》的评论,为影院复工提了个醒。


  评论指出,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选择开放电影院,必然要求电影院的日常防控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,形成影院防控每一个环节的“闭环管控”,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。尤其是严格控制观影人数,绝不能为了利益而追求上座率,将疫情防控抛到脑后。


  评论认为,做好疫情防控工作,不仅是保障影院观众的安全,也是保障电影院的切身利益。只有确保疫情防控万无一失,影院开放才能有序、持续。刚刚按下的“重启键”,不能又因发生疫情被按下“暂停键”。


  眼下,各媒体纷纷聚焦影院复工,正是说明了其巨大的影响力和关注度。各家热辣评论也纷纷为影业纾困献计献策,令人欣喜,令人振奋。面对疫情,各行业都正在经历一场大考。拥有着全球第二票房的中国影业不会孤单,不论怎样,中国电影都已经走出疫情下的停摆,迎来了复工的希望和曙光。(见习记者 陈妙然)


 

图片
当前位置
图片
全屏背景
自定内容

中国专家智库网

自定内容

Copyright @ 2007-2019 中国专家智库网 All Rights Reserved  京ICP备20026696号-2  海洋网络提供网站建设

在线
客服

在线客服服务时间:9:00-24:00

选择下列客服马上在线沟通:

客服
热线

010-85781288
7*24小时客服服务热线

关注
微信

关注官方微信